吉林卢瓦尔小镇
一、设计理念:
1、“宜居的人本主义”:总平面中的功能分区、交通系统中的人车分流、绿化系统中的休憩与交往空间、建筑单体的匀质空间布局以及“五明”户型设计等策略都是从居民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出发,以实现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 2、“生态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在总体规划中创造合理科学的声、光、热、风环境,在单体设计中通过户型的通透和建筑构造等措施达到节能、环保的生态要求。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使建筑内部空间自由分隔,户型跟随主人的发展而改变;室外搭配丰富的草灌乔木等植物的生长使景观持续发展。 3、“人文与艺术”:卢瓦尔河是法国的第一大河,中游的河谷是最美的地方,这里既有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还有无数王公贵族的城堡,被称为“帝王谷”。卢瓦尔河谷是法国的后花园,这里的空气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我们的创意就是要打造一个充满阳光、鲜花和音乐的“卢瓦尔小镇”。
二、项目概况:
1、本项目位于吉林市昌邑区桃园山北侧,用地南临雾凇中路,东临规划西山路,北临规划莲山路,西临规划幸福街。 2、总建设用地面积31.623公顷,地上建筑控制规模约50万平方米。 3、本项目定位为以“自然、生态、艺术、人文”概念为主题的高档花园住宅社区。
三、规划介绍:
(一)总体分析与定位:
1、地理分析:本地块位于吉林市几何中心,南临桃园山,东侧至松花江约3公里,是块风水宝地。但目前城市经济与商业中心位于其东南方向,高档楼盘也多布置于松花江沿岸,本地区的认知度还有待于培养和发掘。 2、本项目的定位:本地区成规模待开发土地较多,已建成小区较少,想象空间巨大,但因为本地区目前配套设施还不很完善,所以先行开发项目的定位压力也比较大。先期开发项目的品质和自身的定位对后续项目的定位甚至整个城市区域的定位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项目作为这一地区率先启动的大型地产项目,有责任开一个好头。我们将本项目定位为高品质的生态文化社区,但售价预定在中上标准,经济效益立足于长远,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的位置。 3、总体规划:a. 采用匀质空间的现代规划手法,保证每一栋楼都能享受到充沛的阳光和上佳的景观;b. 景观设计上引入水系,并将水系贯穿于整个小区,形成远山近水的景观特色;利用地形的高差形成立体景观和文化节点;c. 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d. 建筑形成高、中、多层与低层相结合的搭配,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和多样化的居住产品;e. 打造风情式商业街,形成城市特色与城市亮点;f. 在文化理念上采用中西合璧式的兼容手法,主体景观用巴西利卡的手法彰显宏大,小景用“天人合一”的造园手法营造“曲径通幽”的情调。g. 小区的突出气质是“浪漫”,“卢瓦尔小镇”是她的名字,这里是充满鲜花和音乐的阳光地带。
(二)景观规划:一横一纵多点网片
1、一横:用地中间沿高程断落带设计一条南北向的主景观带,将用地自然分成东西两期。本条景观带两侧高差2~10米不等,可创造丰富的立体景观。 2、一纵:用地中间再设计一条东西向的主景观带,与横轴景观带相交,相交处为本小区的中心景观广场,也是地形落差最大的地方。我们将在此处设计一组100米长、10米高的青铜浮雕水幕和跌水瀑布,瀑布约20米宽居中,各40米宽青铜浮雕水幕分立两边,一边刻“兰亭序”,一边刻国画山水,青铜浮雕展现中华文明,浮雕放出水幕时又可放水幕电影;中间跌水瀑布采用黄石假山堆砌,体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中国造景艺术;瀑布下面是音乐喷泉池。本景观带分为东西两段,东半段以欧式广场为主,西半段以中式园林为主。 3、多点:在两条主景观带上布置多个景观结点,南侧做主步行入口广场,坡级式甬道向中心景观延伸;北侧做玉带河景观广场,使北侧18层公寓楼拥有了南向的跨桥式入口和绵长的临水平台;西侧中心是全区的制高点,寓意为“山”,且“山”顶原有积水的灰坑,我们将其整修后做成“天池”风景区,向西流形成小溪,向东形成跌水瀑布;东侧地势平坦开阔,沿水系设计若干主题休息广场,是小区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东南角点因我用地比外界用地低8米,故将建筑退界60米,减少压迫感,再通过梯级绿化过渡高差,形成“龙脊梯田”般的独特景观。 4、网片:将景观水系渗透于所有楼间,成网片状覆盖整个园区,真正做到在小区中行走如入公园。
(三)交通体系规划:人车分流
1、出入口:小区步行主入口设于南侧,入口处设计主题广场;小区东西两侧分别设置车行出入口,并就近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使大部分车辆直接转入地下。 2、环路与人车分流:a. 沿小区商业内沿设置环行交通带,以满足消防要求;b.环行交通带在北侧以铺装广场形式出现,与玉带河共同构成景观,平时不准车辆通行,紧急时可供消防车使用;c. 环行交通带在东、西、南侧允许少量车辆通行,但道路走势设计为自然曲线形,通而不畅,可降低车速,减少机动车对居民造成的心理压力; 3、人车分流:a. 环行交通带以内实现人车分流,其中沿横轴景观带两侧约100米内采用完全式地下停车库,车库上覆土作绿化景观;b. 沿环行交通带一侧采用下沉式开敞停车库系统,这一停车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停车区作成独立式车库,上面覆土绿化,保证景观;行车道开敞,因而无需排烟和消防系统,节省投资和能源消耗;行车道可设计成下沉式风情街,上跨小桥,形成立体化景观;车库拥有独立的建筑空间,且直接开向室外,有自然的采光和通风,具有多功能的使用价值。c.下沉式开敞停车库系统与全地下停车库建筑外缘对接,下沉式风情街成为全地下车库的自然采光口和疏散口。小区内结合地形的落差设计若干大小不一的室外下沉广场,这样使整个地下系统也不乏阳光和景观。
(四)住宅的分类:
1、住宅分为4层townhouse、4.5层花园洋房、6.5层情景洋房、8~11层现代公馆、18层国际公寓。 2、townhouse与花园洋房采用现代田园式建筑风格,暖色系墙砖干挂与灰色、白色真石漆搭配,形成如油画般浓烈的色彩对比,再点缀以金属空调架、木花架、玻璃茶室等小品,且每层均设置阳光大退台,为人们提供了尽享花园美景的场所。 3、情景洋房采用欧洲小镇式建筑风格,坡顶和色调与花园洋房相呼应,突出亲切感,通长的护窗设计不仅是空调机位也是摆放花盆的地方——这里的氛围使住在这儿的人都会养成爱花的习惯。 4、现代公馆采用构成派建筑风格,立面采用暖灰色石材,拙朴大气,体现一种低调的奢华。现代公馆与花园洋房分布于主景观带的南北两侧,既充分发挥了景观的优势,又自然地利用景观带的宽度解决了小高层日照间距较大的问题。5、国际公寓位于小区北侧沿线,为18层商住公寓,雄伟壮观,形成城市新地标,同时也提升了小区的认知度。建筑采用德式简约风格,石材墙面与玻璃面大开大合,对比强烈,建筑轮廓线条硬朗分明,突出了高层建筑的韵律感和恢弘气质。公寓出入口在建筑南侧,建筑南侧设计有长达400多米的玉带河广场,建筑一二层设观景外廊,廊外设临水木平台,广场到公寓主入口设跨河木桥。
(五)户型设计:
1、townhouse: 底层住户由南向小院入户,上层住户由北侧小院架空廊入户,互不干扰。每户都有南向大退台,户内底层南北错层,增加空间的趣味性。首层小院设阳光茶室,端单元设阳光地下室和下沉式庭院。 2、花园洋房:户型最大的特点是每户在南向均退有露台,厅的宽度达到7.5米,厅的高度提升450,户内错步台阶将动区和静区自然分开。首层小院设阳光茶室,端单元设阳光地下室和下沉式庭院。 3、情景洋房和现代公馆户型均达到“全明”设计,南北通透,动静分区合理,使用系数高。建筑南侧设计小水系,自然将首层私家花园与公共花园进行分隔;部分住宅南侧设计下沉式庭院,赠送阳光地下空间。现代公馆配置观景电梯。 4、国际公寓采用板塔结合户型,采用短肢剪力墙设计,空间自由分隔,可满足大、中、小户型的自由切换,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或投资需要。
(六)风情式商业街规划:
1、小区四面均布置商业建筑,既可对小区内部形成围合,保证小区的安静,又可对外展示小区风采,提供商业服务。 2、北侧商业为底商形式,铺面外侧设计二层高柱廊,既为游人提供了躲避风雨的场所,又为商家提供了宣传广告牌的摆放位置。 3、东、西、南三面商业均为独立式商业形式,紧扣“卢瓦尔小镇”主题,创造别具特色的风情街,商业业态也以时装、精品店、西餐厅、茶室、咖啡厅为主,在成为靓丽的城市风景的同时,也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4、设置三个商业结点,正北处一个,统领500米长的底商街区;正南主入口处一个,楼盘销售阶段作为售楼处,使用阶段作为会所;东南角处一个,因地处城市环岛一角,可设计成为一规模化商场。
(七)建筑节能设计:
1、建筑外保温、中空断桥式保温窗、空气的南北对流等是最基本的节能措施。 2、townhouse和花园洋房大平台的绿色种植屋面既能有效隔热又能美化环境。 3、坡屋顶可有效的改善顶层住户的热环境。 4、小区雨水回收系统与中水系统相结合,能减少生活用水和景观维护用水的消耗。 5、丰富而美观的遮阳设计:不仅是遮阳构件的使用,还包括建筑构件的比例和尺度,例如阳台的出挑距离与窗高形成合适的比例,在夏季能避免大部分阳光直射到室内,在冬季又可以尽可能少地遮挡阳光。 6、温室效应的利用:封闭阳台在冬季扮演阳光房的角色,有效地避免房间热量散失过快的同时,还为住户提供了人工采暖以外的热量。 7、生态布局:住宅建筑采用匀质空间和短板布局,使每户均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北侧18层板楼和成团大型乔木交错排列种植,形成隔声空腔,降低小区内部的噪声污染;短板式的建筑设计和中心景观带形成的南向的开敞喇叭口使小区能够获得良好的风场环境,既利于住宅通风,又减少了风涡流,达到保持环境卫生度和夏季节能的双重目的。